iBBS.ca Forum M都論坛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iBBS.ca Forum M都論坛 加國 查看內容

特魯多:加拿大曆史上第一對父子總理

2015-10-24 13:54| views: 719| 評論: 0|來源: 财新网博客|編輯 |刪除

摘要: 當地時間10月19日,加拿大聯邦立法選舉投票並産生初步結果,據初步統計,在全部338個議席中,聯邦自由黨贏得過半的184席,獲得了單獨組建聯邦政府的資格,該黨黨領小特魯多(Justin Trudeau)將成爲加拿大未來4年的 ...
當地時間10月19日,加拿大聯邦立法選舉投票並産生初步結果,據初步統計,在全部338個議席中,聯邦自由黨贏得過半的184席,獲得了單獨組建聯邦政府的資格,該黨黨領小特魯多(Justin Trudeau)將成爲加拿大未來4年的新總理。

聯邦自由黨是加拿大老牌政黨,2006年以前曾長期執政,並有“天然執政黨”的美譽,但就在那一年,聯邦自由黨敗給了現任總理哈珀(Stephen Harper)所領導的聯邦保守黨,並在2008/2011兩屆大選中節節敗退,不僅讓對手從少數執政黨(獲得議席不過半,但因比對手多且對手無法組成聯 合政府而獲得組閣權)變成多數執政黨,自己更在2011年恥辱性地只剩下36個議席(後來更減少到34個),淪爲議會第三大黨。此次大選,聯邦自由黨“翻 身”成功,贏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就連傳統上親保守黨的加拿大媒體《國家郵報》也驚呼,這“可能是加拿大曆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卷土重來”。

而領導聯邦自由黨獲得這場大勝的領軍人物小特魯多則創造了一項曆史:他和他的父親老特魯多(Pierre Elliott Trudeau),成爲加拿大建國以來首對“父子總理”。

老特魯多是魁北克省人,母語是法語,是加拿大二戰後任職時間最長的聯邦總理。他是律師出身,從皮爾遜(Lester B. Pearson,聯邦自由黨著名政治家,前總理,多倫多國際機場以他名字命名)的國會秘書、司法部長起家,1968年當選聯邦總理,直至1984年才“謝幕”,刨去期間不到1年的“空窗期”,擔任總理長達16年之久。

老特魯多才智過人,能力突出,具有出色的政治技巧,他在任期間奠定了一系列加拿大的“立國之本”,包括立法確立了聯邦範圍內英語和法語的同等官方語言地位,確立了“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 Policy)爲加拿大的國策,推動加拿大“憲法回家”(盡管早已獲得獨立,但加拿大長期將最高司法裁決權“留在”前宗主國英國,並一直沒有自己的憲法,在老特魯多推動下1982年加拿大通過《人權與自由憲章》the 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同年4月17日被英女王確認爲加拿大最高基本法)。他雖然是魁北克法裔,但堅決反對魁北克獨立,在任職期間一方面強硬處理了“魁獨”激進組織“魁北克解放陣線”(FLQ)綁架英國貿易領事克羅斯(James Cross)和魁北克省勞工部長拉波特(Pierre Laporte)的1970年“十月危機”,令“武裝魁獨”從此一蹶不振,另一方面也說服英語省份給予法語和法裔更多特殊地位,維護了加拿大的統一。

在外交事務上他也頗具膽識,一方面,他始終堅持北約成員國身份,並在1976年成功推動加拿大加入G7,更在1976年推動C-84法案,使得加拿大在發 達國家中較早廢除了死刑;另一方面,他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外交,在他之前,加拿大自1949年就一直試圖和中國建交,卻總是被美國的反對和阻撓嚇回去,而他 卻在1969年不顧美國“眼色”推動完成了加中建交,更在1973年10月成爲最早訪華的加拿大總理。

但特魯多也有許多爭議之處:他是出了名的“拙于經濟”的加拿大總理(考慮到聯邦自由黨的工商業背景,這是很具諷刺意味的),他的長期任職導致加拿大經濟滑 坡,失業率高企,赤字驚人和債台高築;他標榜“理智永遠比激情領先一步”,但在國會辯論時常常盛氣淩人、裝腔作勢;他精于謀略和大局觀,卻不屑庶務,不少 聯邦自由黨基層骨幹表示“對他很陌生”……許多人一方面承認他是戰後加拿大最偉大的總理,另一方面也坦言他是“最富于爭議的總理”。

老特魯多去世于2000年9月28日,兩年後,他的長子、1971年12月25日出生的小特魯多戲劇性地登上了政治舞台,時年僅31歲。

這次登場源于一場家族悲劇:他的弟弟米歇爾.特魯多( Michel Trudeau )在西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一次高山滑雪中死于雪崩,小特魯多以自由黨青年骨幹和遇難者家屬的身份抨擊該省停止爲雪崩預警系統撥款的決定,從此嶄露頭角。2006年,聯邦自由黨在大選中敗給哈珀領導的聯邦保守黨,喪失執政地位,小特魯多被聯邦自由黨委任負責青年事務。

2008年的立法選舉自由黨喪失了更多議席,但小特魯多卻是一個贏家:在魁北克省帕皮諾選區,他成功當選了聯邦下議院議員,當時加拿大發行量最大的全國性報紙《環球郵報》就預言“他可能會被視作未來的聯邦總理人選”。

此後3年裏,他被黨內任命爲多元文化和青年事務評論員,並在這一領域成功積攢了不少人氣。2011年立法選舉,聯邦自由黨遭到慘敗,黨領葉禮庭(Michael Ignatieff)引咎辭職,臨時“看家”的李博(Bob Rae)壓不住台面,當時親保守黨觀察家甚至發出“聯邦自由黨將‘腦死亡’”的預言。

在此關鍵時刻,許多自由黨支持者(尤其是老特魯多時代的元老宿將,和新生代青年黨員)將希望寄托在既出自名門、又是黨內後起之秀的小特魯多身上,2013年4月14日,小特魯多在黨領選舉中獲得80.09%的選票勝利當選。

擔任黨領之初,小特魯多因爲政治形象清新和“父子效應”人氣旺盛,當時民調顯示,如果立即舉行大選,聯邦自由黨將獲得43%選票,而聯邦保守黨和聯邦新民主黨則分別只能獲得30%和19%,正因如此,當時媒體曾評價“小特魯多讓人們眼睛一亮”。

但很快年輕的小特魯多就顯示出稚嫩的一面,在公開場合“大錯不犯小錯不斷”,自己和聯邦自由黨的支持率也迅速回落到“坐三望二”的老位置上。不少人因此悲觀預言,小特魯多“還嫩”,看來也最多讓人眼睛“一”亮而已,無力挑戰老到的哈珀。

由于是多數政府,哈珀和聯邦保守黨可以在4年任期內選擇對本方最有利的選舉時間,哈珀當然不會放過這一“特權”,8月2日他宣布10月19日爲投票日,從 而確立了加拿大大選史上最長的選舉周期,從解散議會到投票,時間長達11周(79天)之久,而通常的選舉周期平均僅爲37天,在他看來,聯邦保守黨執政期 間加拿大成功躲過2008年金融危機,失業率低,赤字規模不大,此時選舉加上漫長的“預熱”,足以說服選民認同“維持現狀最好”的本黨選舉口號。不僅如 此,選前聯邦保守黨推動通過C-23《公平選舉法案》(the Fair Elections Act),從而取消了給聯邦參選政黨的撥款,這被認爲更有利于籌款能力強的執政黨。

事實上選戰之初三黨支持率膠著,聯邦自由黨處于最落後的不利境地(民調公司Nanos Research截止7月31日的民調顯示,聯邦保守黨支持率爲31.5%,聯邦新民主黨30.1%,聯邦自由黨29.3%),而所謂“漫長的8月”裏, 先是新民主黨異軍突起,一度一馬當先,繼而保守黨卷土重來再奪“杆位”,反觀小特魯多和自由黨,似乎被瑣碎的基層選區事務“淹沒”了,以至于其它兩黨都早 早彼此“對掐”,而對小特魯多這個年輕人視若無睹。

但9月底、10月初,情況驟然發生變化,聯邦自由黨的支持率呈“井噴”狀態,且在議席最多的安大略、魁北克省更加突出,感到形勢不妙的聯邦保守黨急忙調整 策略,轉而將自由黨和小特魯多當作主要對手,但爲時已晚:據選舉投票日出口民調顯示,聯邦自由黨得票率39.5%,聯邦保守黨31.9%,聯邦新民主黨 19.7%,加拿大選舉開票是從東到西,最先開票的“大西洋省份”傳統上是保守黨領先,但此次幾乎被代表自由黨的紅色席卷;緊接著開票的魁北克省和安大略 省,自由黨又延續了這種“掃蕩千軍”的強勢;隨著選情的明朗,局勢已經再清楚不過——除了保守黨最後大本營阿爾伯特省和薩斯喀徹溫省,聯邦自由黨在其它8 省、3地區都獲得了最多的議席。在新斯科舍省敗選的保守黨籍前國防部長麥凱(Peter MacKay)承認,當最忠實于保守黨的新不倫瑞克省都變成自由黨的紅色,人們求變的願望已不可遏制。

《多倫多太陽報》和《維多利亞殖民者時報》援引老特魯多傳記作者英格裏什(John English)等人的評論稱,

小特魯多和父親不同,老特魯多能力過人,毀譽參半,喜歡他的極端崇拜,反之則極端憎惡,而小特魯多則坦言自己天賦不如父親,但性格溫和,身段靈活;老特魯 多辯才無礙,演講時滔滔不絕,而小特魯多則顯得平易近人,表現出注意傾聽的特質;老特魯多高高在上,而小特魯多則願意與人交往;老特魯多喜歡抓大局,不屑 瑣碎繁重的黨務和基層工作,而接下自由黨敗選爛攤子的小特魯多則不得不從基層和雜務做起。當初聯邦自由黨之所以兵敗如山倒,並非缺乏底蘊或能人,而是黨內 “老人”暮氣沈沈且相互傾軋,2006年敗選後前總理馬田(Paul Martin)辭去黨領,李博、葉禮庭的互不相讓最終導致黨內元老推出公認能力欠缺的迪安(Stéphane Dion),2008年大選迪安“自殺式敗選”後,這種傾軋和內耗仍然連綿不絕,最終導致李博和葉禮庭的“同歸于盡”,小特魯多雖然“嘴上沒毛”,卻也幸 運地避開了這一內耗泥潭。

不僅如此,在此前的政治經曆中小特魯多給人以坦誠、堅持原則的印象,比如他不顧顧問建議堅持在法裔選區直接強調“不認同魁北克獨立”,2006年黨領選舉堅持支持冷門候選人肯尼迪(Gerard Kennedy)並與之共進退,2013年曼德拉葬禮婉拒葬禮組委會的邀請,推薦黨內元老考特勒(Irwin Cotler)作爲加拿大聯邦自由黨代表出席,因爲考特勒和曼德拉是反種族隔離的親密戰友和關系密切的私人朋友。這些都讓他在黨內外積累了不少認同感。

許多自由黨內人士認爲小特魯多此次成功的關鍵在于4點:黨領辯論表現出人意料的好;減稅和溫和加大投入等經濟承諾穩健務實,而新民主黨唐民凱的激進刺激措 施讓選民不安;堅決拒絕對保守黨的負面攻擊以牙還牙;在“面紗問題”上表現得體(哈珀主張立法限制伊斯蘭婦女在入籍宣誓時佩戴面紗,對此新民主黨黨領唐民 凱激烈抨擊,哈珀則反唇相譏,結果雙雙“掉粉”,而小特魯多回避直接解答,轉而強調“每個加拿大公民的自由”則被公認爲最得體)。

而最大的私營電視台CTV則認爲,聯邦保守黨習慣于用負面廣告抹黑對手,以前幾屆大選屢屢成功,此次也如法炮制,在選前抛出連篇累牍的“自由黨和小特魯多准備好了麽”負面廣告,暗示後者“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結果反倒因後者的克制和公衆的厭倦適得其反。

不僅如此,選前聯邦保守黨以“反恐”爲由,推出允許政府剝奪公民國籍的C-24法案,加上執政期間多次削減移民名額、提高移民門檻,甚至將此前排隊數年的 申請者“一刀切”,引發許多選民對哈珀政府是否會損害加拿大憲法精神和多元文化國策的擔憂,CTV指出,加拿大曆史上只要選舉投票率高,就意味著反對黨可 能獲勝,2008年大選投票率只有58.8%,2011年是61.4%,而此次高達71%,提前在加拿大感恩節4天假期投票者多達360萬人。

此外,哈珀和保守黨對“執政經濟成就”的自我感覺有些過份良好了,在許多加拿大人,尤其傳統經濟大省和人口大省(這也意味著選票大省)安大略和魁北克人看 來,出身阿爾伯特省石油産區的哈珀和保守黨將加拿大經濟變成了制造業和高科技産業萎縮、畸形依賴石油業的“怪胎”,看上去還可以的經濟數據對他們而言並無 意義,《赫芬頓郵報》報道稱,對保守黨和哈珀的厭倦席卷傳統上制造業和高科技産業發達的加拿大東部,這讓小特魯多和自由黨獲益匪淺,許多堅定的魁北克獨立 派對老特魯多十分反感,但投了小特魯多的票,這並非因爲他們改變了主意,而僅僅因爲“這樣可以讓哈珀的黨早點滾蛋”。

如今小特魯多和自由黨勝利了,小特魯多父親的親密戰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將自由黨的勝利稱爲“一個充滿活力的新一代領導者及其新的、積極想法的勝利”,而小特魯多本人在勝選後的致辭中稱聯邦自由黨用“積極的政 治和陽光的方式做到了一切”,並稱選舉的結果表明,加拿大人發出了“加拿大需要真正變化”的明確信號。自由黨的政策包括承諾爲中産階級減稅,大規模投資基 礎設施,重新確認65歲退休年齡,大麻合法化,以及3年赤字控制計劃,在外交上,自由黨主張從中東撤軍,承諾政府的公開、透明運作,和原住民搞好關系。這 些“看上去很美”的主張是否真能給加拿大帶來積極因素,是小特魯多接下來將面臨的考驗,正如《環球郵報》所言,他和他的黨必須表現出落實政策的效率,並避 免巨額赤字産生,否則就可能重蹈2006年的覆轍。

2006年哈珀曾在選戰中稱“老特魯多是我政治生涯中的偶像,但我如今明白必須打倒這個偶像才能讓加拿大進步”,如今9年一輪回,昔日打倒了偶像的哈珀,又被“另一個特魯多”所“打倒”,這真是戲劇性的一幕。

最新評論

iBBS.ca Forum M都論坛

GMT-5, 2024-4-26 03:34 , Processed in 0.070594 second(s), 16 queries .

© 20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