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BS.ca Forum M都論坛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iBBS.ca Forum M都論坛 美食 查看內容

台灣40種非吃不可小吃

2015-7-30 10:04| views: 1293| 評論: 0|編輯 |刪除

摘要: 根據日前CNN撰文稱讚台灣小吃融合閩南、潮州與客家等文化,食物美味且多元,更進而票選出「台灣不可缺少的40項小吃」,其中不僅包含觀光客喜愛的珍珠奶茶、小籠包與鳳梨酥外,就連台式早餐(豆漿/燒餅/油條)與便當都 ...
根據日前CNN撰文稱讚台灣小吃融合閩南、潮州與客家等文化,食物美味且多元,更進而票選出「台灣不可缺少的40項小吃」,其中不僅包含觀光客喜愛的珍珠奶茶、小籠包與鳳梨酥外,就連台式早餐(豆漿/燒餅/油條)與便當都名列其中。 以下為票選的40種小吃:

1. Braised pork rice 滷肉飯:以滷汁和碎豬肉淋上白飯的滷肉飯(或肉燥飯),是很受歡迎的食物。

滷肉飯在台灣被視為極具台灣特色的民眾小吃,南北有不同的意義。在北台灣,滷肉飯為一種淋上含有煮熟碎豬肉(豬絞肉)及醬油滷汁的白飯的料理,有時醬汁裡 亦會有香菇丁等的成份在內,與焢肉飯不同,而此種作法在南台灣稱作「肉燥飯」;「滷肉飯」在台灣南部是指有著滷汁三層肉的焢肉飯。另外,南部肉燥飯使用炒 香肉燥,北部滷肉飯使用滷汁絞肉,外觀相似,作法並不相同。 就滷汁方面因人而異,店家販賣有香菇的滷肉飯也常在招牌上著名為香菇滷肉飯。因此香菇並非「滷肉」的重點。 要嚴格區分滷肉飯及肉燥飯,是就其有無「絞」為原則。 滷肉飯係使用切碎豬肉而成的肉丁滷製而成,在肉丁上可見有豬皮、脂肪層;肉燥飯則係滷製經絞過的肉末而成。 因為絞肉並不使用肥肉,因此以相同滷汁滷製而成的「肉飯」,滷肉飯較為油膩,而肉燥飯較為清爽。相反的,滷肉飯的滷汁味道則更為濃郁,味道也更芳醇。

2. Beef noodles牛肉麵:牛肉麵現在儼然成為來台必吃的美食之一,麵好湯濃肉大塊幾乎是牛肉麵的必備項目,再搭配特製辣醬和酸菜,就是令人滿足的一餐。每年還有會舉辦牛肉麵節,經過激烈競爭選出冠軍牛肉麵。


是牛肉麵最早發跡處(由台灣外省人所創),已發展成具有台灣特色食品。台灣牛肉麵已發展成海外華人地區的普遍食物,有不少速食麵都是以添加牛肉或牛肉口味而成牛肉麵,尤其是在台灣非常普遍。


3. Oyster omelet蚵仔煎:台灣真正道地的小吃,是用新鮮的牡蠣、蔬菜(多用茼蒿)、雞蛋及太白粉(或番薯粉,即「地瓜粉」)芡水作成。作法是先用平底鍋把油燒 熱,放上蚵仔、攪拌後的雞蛋、茼蒿菜(或菠菜、臺灣萵菜、小白菜、空心菜、豆芽菜,甚至是九層塔等其他蔬菜)後再淋上太白粉芡水,待蚵仔熟時盛起,淋上特 製醬料後即可食用,製作方便,味道鮮美,幾乎每個台灣夜市都可以找到賣蚵仔煎的攤位。


4. Bubble tea珍珠奶茶:儼然成為台灣的代表性飲料之一,而雖然春水堂和翰林茶坊都聲稱珍珠奶茶是他們的首創,但喜歡這項飲料的網友都可嘗試看看,各有各的風味!


春水堂創辦者劉漢介,於1983年開始實驗製作珍珠奶茶,由店內女職員林秀慧調製成功。(春水堂也宣稱泡沫紅茶為其發明)當時所加材料為水果、糖漿、糖漬地瓜、和粉圓。他推出的奶茶剛開始的時候並不受到歡迎,但是偶然機緣下,經一家日本電視節目的訪問後,終於吸引了注意。


另一說則是由翰林茶館涂宗和先生所發明,據稱約1987年在鴨母寮市場見得白色粉圓得到靈感。故早期珍珠為白色,而後才改為黑色今貌;現在門市仍可買到黑、白珍珠兩種茶飲。


5. Milkfish虱目魚:在台灣很受歡迎,在安平還有虱目魚主題博物館,在高雄還有虱目魚文化節。

鄧火土博士認為其眼睛上有一脂性眼瞼故稱塞目魚。林明男博士認為中南美之西班牙語系稱虱目魚為Sabador而台灣曾被荷蘭佔據可能由此意譯而來也 說不定,也有可能屬原住民之語言。至於傳說方面,有說當鄭成功到台灣時,老百姓獻上虱目魚作為貢品,鄭成功用濃濃的閩南語泉州腔問:「啥乜魚(什麼 魚)?」,由於「啥乜」聽起來音近「虱目」,百姓便以此為魚名。然而,事實上,「啥乜(siáⁿ-mih)」及「虱目(sat-ba̍k)」二詞的閩南語 讀音差異甚大。


6. Slack Season danzai noodles度小月擔仔麵:

擔仔麵是一種發源於臺灣臺南的小吃。「擔仔」即臺語(閩南語)「挑肩擔」之意。

擔仔麵發源時間相傳為清末光緒年間,創始者為臺南的洪芋頭。臺南清明時節與夏季七至九月份時常有颱風侵擾,風雨交加導致不易出海捕魚,故漁家生計頓 時艱困,因此稱颱風來襲頻繁、生計維持不易的月份為「小月」。以捕魚為業的洪芋頭在無法出海捕魚時候,常於臺南市水仙宮廟前叫賣麵食以維持生計、度過小 月,並自名「度小月擔仔麵」,書寫在攤前所吊的燈籠上。擔仔麵曾出現在總統府的國宴和飛機餐點,還曾經是中共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指定餐點。曾被臺南市 民稱為「國寶」食物。


度小月擔仔麵開設於1895年,現今在臺南地區有許多店家,老店集中於臺南市中正路上,這道麵食的主要成份為:麵條或米粉、豆芽菜、香菜、蒜泥、五 印醋、蝦仁、少許湯汁以及獨門肉燥。擔仔麵通常略貴、量少(約僅成人兩口份量),是所謂「食巧毋食飽」(臺灣俗諺:吃得精緻而不吃飽,臺語拼 音:Tsia̍h khá m̄ tsia̍h pá)的點心而非正餐。


7. Pan-fried buns生煎包:麵粉糰內加上肉餡,麵粉底煎得焦焦的,上面有些白芝麻。
生煎包是流行於上海、蘇州及其他江南地區的一種傳統小吃,簡稱為生煎;亦稱生煎包,類似於鍋貼和水煎包,為煎熟了的有餡饅頭(包子)。生煎得成品色白,皮 薄軟鬆、焦底酥脆,咬嚼時有芝麻及蔥香味,配以雞鴨血湯、咖喱牛肉湯或油豆腐粉絲湯,是上海人的傳統早餐之一,同時也是蘇州有名的點心。由外省人傳入台灣。


8. Gua bao 刈包:刈包類似饅頭。兩者差別是饅頭為立體半球形,但刈包是長橢圓扁形,再對摺起來包餡料。

傳統餡料通有:片狀五花滷肉、酸菜、花生粉及香菜等。花生粉一般與糖混合,有甜味。另外,也有健康導向,以瘦肉代替五花肉的做法。因為其形狀及內餡似老虎的嘴,所以在臺灣亦被稱作虎咬豬(hoo-ka-ti),其吃法如同漢堡般,故有「臺式漢堡」之名。


9. Iron egg鐵蛋:由滷蛋衍生成的蛋類小吃。鐵蛋的製作很費時,每天必須用含有醬油及五香配方的滷料,經過三個小時的滷程,然後用電扇吹乾,每天必須依此程序製作,持續一個星期才算完成鐵蛋製作。

相傳由在渡船頭畔經營一爿被討海人(海腳)諢稱為「海腳大飯店」的小麵攤的黃張哖,在一個下雨天的日子,由於生意不好,於是將滷蛋不斷的回鍋,因為 滷好的蛋海風一直吹,越滷越小,越滷越黑,沒想到客人卻喜歡上這種更有嚼勁、更加美味的黑滷蛋,之後經由《民生報》記者林明峪採訪,於1983年寫了一篇 報導,標題為「阿婆鐵蛋,硬是要得」,報導引起許多人的注意,甚至有日本的媒體到台灣採訪,之後,鐵蛋也就成為了淡水有名的小吃了。黃張哖(阿哖婆)所做 的阿婆鐵蛋出名後,大量生產鐵蛋供商家批貨販賣,楊碧雲是當年的批貨商之一,後來自己引進製作技術,搶先將「阿婆鐵蛋」申請為註冊商標,日後反倒成為鐵蛋 的元祖店家,就是現在老街上極富盛名的「阿婆鐵蛋」。而阿哖婆的女兒黃玲紅,雖然八歲開始就幫著母親顧店做鐵蛋,一手做出的鐵蛋有「阿母的味道」,卻認為 當初是因為自己不懂註冊商標的方式,而先讓別人申請去了,只有另外申請了「海邊鐵蛋」的註冊商標。黃玲紅無奈的說,儘管當地的鎮公所都知道這段歷史,每次 總努力邀請黃張哖自己製作的「海邊鐵蛋」參加各地園遊集會做推廣,往往客人卻總說這不是阿婆鐵蛋不願購買,而錯過了一嚐真正阿婆鐵蛋的滋味。儘管如此,黃 玲紅為了紀念當初發明鐵蛋的創始人阿哖婆,所以後來又另在註冊商標上加上了阿婆兩個字,於是商標便成了「海邊阿(哖)婆鐵蛋」,由於「阿婆鐵蛋」早已打響 名聲,鐵蛋市場沒有「海邊阿哖鐵蛋」的立足之地,阿哖婆鐵蛋就此式微。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原由一名經營早餐店與兼賣滷蛋的楊碧雲女士,有一次,楊碧雲無意將蛋滷的過久,蛋就變成了越來越硬、越來越黑,且又黑又硬的滷 蛋,品嚐起來的味道是非常美味的,之後,楊女士就將此蛋稱為「鐵蛋」。楊碧雲原想將此美食取名為「元祖鐵蛋」,但是有一家專門在販售麻糬的元祖食品連鎖 店,為了不與元祖同名而侵犯商標權,因此,楊碧雲就將這種鐵蛋稱之為「阿婆鐵蛋」。


10. Pineapple cake鳳梨酥:台灣的著名點心,成為遊台必買的伴手禮之一,鳳梨酥主要原料為麵粉、奶油、糖、蛋、冬瓜醬,外皮酥、內餡軟,有鳳梨甜香。因為鳳梨的台語 諧音為「旺來」,帶有吉利興旺之意,常被當做逢年過節時所送或饋贈客戶親友的最佳伴手禮之一。


鳳梨酥實質為冬瓜酥,其綿密Q彈的內餡為冬瓜醬製成,命名取其台語諧音「旺來」,但如果要正名回冬瓜酥,不僅沒有旺來酥好聽,對長久以來接受旺來酥的民眾亦難以接受。 近年來有些商家標榜以鳳梨製作內餡,導致不了解鳳梨酥製作過程之民眾,以為冬瓜是冒牌貨。

最新評論

iBBS.ca Forum M都論坛

GMT-5, 2024-4-18 19:30 , Processed in 0.110892 second(s), 24 queries .

© 201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