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國際貿易部長Chrystia Freeland訪華,參加G20貿易部長會議。期間,Freeland部長與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專門進行了會晤。會後,Freeland部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加拿大要謹慎的,一步一步與中國發展長期關系。雖然環球郵報對此解讀爲加拿大政府目前無意與中國進行自由貿易協議談判,但是綜合此前來自官方的信息來看,中加自由貿易協議應該是勢在必行,而談判開始的時間和未來的進程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由本文開始,我們會通過系列文章來介紹和分析中加自由貿易的方方面面的問題。作爲開篇,我們先來總結中國和加拿大各自現有的自由貿易協議。 中國目前已簽署14個自由貿易協議,涉及22個國家/地區。其中中國與澳大利亞與2015年6月簽署“中澳自由貿易協定”,並于2015年12月正式生效,並實行第一次降稅,2016年1月實行第二次降稅。對于澳大利亞的能源與礦産品,奶制品,海鮮,牛肉,活牲畜,葡萄酒,大麥,或者已經取消關稅或者會在一定時期內取消。澳大利亞與加拿大在這些産業都是正面競爭對手,而“中澳自由貿易協議”已經給澳大利亞帶來巨大的競爭優勢。 同時,雖然中國沒有把中國-加拿大正式列爲“正在研究”,實際早在加拿大聯邦保守黨執政期間,中國曾經兩次提出進行自貿協議的談判,當時的保守黨政府對此一直消極對應。而在2016年2月中央財經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訪加期間,也對剛剛上台的自由黨抛出橄榄枝。 加拿大目前簽署了14個自由貿易協議,其中,前保守黨政府的兩項重要政治遺産都面臨著嚴重的現實問題。第一,加拿大-歐盟全面經貿協議(CETA),于2014年簽署,但實際要到2017年才能全面實施,而英國脫歐對這個協議的實施産生非常負面的影響。英國是加拿大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占加拿大出口歐洲貿易額的40%,是加拿大全球第三大貿易夥伴,排名僅在美國和中國之後。沒有了英國的CETA失去了大半意義。對于TPP,雖然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支持,但是今年11月的大選也給這個12國聯盟帶來不確定性。共和黨候選人Trump的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的觀點衆人皆知;而民主黨候選人Clinton的態度也由她作爲國務卿時期的支持轉變爲作爲總統候選人的反對。加拿大的策略應該等美國大選後,靜觀其變。 中國市場是加拿大出口多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加貿易應該著眼于未來,而自由貿易談判本身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自由黨執政一年以內開始不算太早。 附錄: 中國自貿協議 •已簽協議的自貿區 ◦中國-澳大利亞 ◦中國-新西蘭 ◦中國-瑞士 ◦中國-哥斯達黎加 ◦中國-新加坡 ◦中國-智利 ◦中國-東盟 ◦中國-東盟(”10+1”)升級 ◦中國-韓國 ◦中國-冰島 ◦中國-秘魯 ◦中國-巴基斯坦 ◦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 • 正在談判的自貿區 ◦中國-海合會 ◦中國-挪威 ◦中日韓 ◦“區域全面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協定”(RCEP) ◦中國-斯裏蘭卡 ◦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 ◦中國-馬爾代夫 ◦中國-格魯吉亞 •正在研究的自貿區 ◦中國-印度 ◦中國-哥倫比亞 ◦中國-摩爾多瓦 ◦中國-斐濟 ◦中國-尼泊爾 加拿大自貿協議 ◦加拿大-韓國 ◦加拿大-洪都拉斯 ◦加拿大-巴拿馬 ◦加拿大-約旦 ◦加拿大-哥倫比亞 ◦加拿大-秘魯 ◦加拿大-歐盟 ◦加拿大-哥斯達黎加 ◦加拿大-智利 ◦加拿大-以色列 ◦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 ◦加美自由貿易協議(被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取代) ◦加拿大-歐盟: 全面經貿協議(CETA) (簽署,尚未實施) ◦加拿大-TPP跨太平洋夥伴協議(簽署,尚未實施) ◦加拿大-烏克蘭(簽署,尚未實施) •正在談判的自貿區 ◦加拿大-加勒比共同體 ◦加拿大-危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 ◦加拿大-多米尼加共和國 ◦加拿大-印度 ◦加拿大-日本 ◦加拿大-摩洛哥 ◦加拿大-新加坡 ◦加拿大-哥斯達黎加(現代化) •正在討論的可能自貿區 ◦加拿大-南方共同市場 ◦加拿大-土耳其 ◦加拿大-菲律賓 ◦加拿大-泰國 |
GMT-5, 2025-4-26 21:25 , Processed in 0.072025 second(s), 1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