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BS.ca Forum M都論坛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iBBS.ca Forum M都論坛 移民 查看內容

美國高中生如何識別媒體的政治偏見

2016-10-20 21:20| views: 482| 評論: 0|來源: 程映虹|編輯 |刪除

摘要: ‌‌“學生每日新聞‌‌”經常選擇各家媒體的重大報道,提供給各地的學生,讓他們在讀了這些報道後再去思考編輯就這些報道是否有‌‌“媒體的偏向‌‌”兒子上高中了,學校開學前照例設立‌‌“開門日‌‌”,邀請家 ...
‌‌“學生每日新聞‌‌”經常選擇各家媒體的重大報道,提供給各地的學生,讓他們在讀了這些報道後再去思考編輯就這些報道是否有‌‌“媒體的偏向‌‌”

兒子上高中了,學校開學前照例設立‌‌“開門日‌‌”,邀請家長去參觀。家長們根據自己孩子的選課被引導進不同的教室,聽取不同的任課教師對課程的介紹。沒想到,這個例行的家長和學校的互動帶來了一個意外的收獲,讓我看到了這個被很多人認爲是新聞自由、報道公正的社會是如何教育青少年警惕媒體的誤導的。

在一個教室裏,我看到桌上有一張沒有收走的紙,無意中拿起來一看,上面印得滿滿的,標題是‌‌“媒體的偏向‌‌”(media bias)。我立刻産生了好奇,再往上一看,最上端是‌‌“學生每日新聞‌‌”(Students News Daily)。我將它折起揣進了口袋。回到家後,我打開那張紙,仔細閱讀起來。

看來,這是某位任課教師從互聯網上這個‌‌“學生每日新聞‌‌”網站上下載了印出來供學生閱讀的。在‌‌“媒體的偏向‌‌”這個標題下是這樣一段文字:‌‌“因爲在有關公共政策的投票中,如果公民接受的信息是受到扭曲的,他們就不可能是了解情況的選民,他們的選擇也就是盲目做出的,所以電視新聞和其他媒體的公正和無偏見對于美國民主很關鍵。‌‌”接下來又說:‌‌“最近的蓋洛普民意測驗表明,大多數美國人認爲大衆傳媒在新聞報道中偏向自由派的立場‌‌”,但是這種偏向的形成‌‌“並非是因爲背後有一個巨大的左派陰謀,而是一種無意識的‌‌‘群體思維’使得新聞報道帶上這種心態,只讓辯論中的一方受到充分的對待。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真相就會受傷害‌‌”。

那麽,在涉及自由派和保守派或者民主黨和共和黨之爭的報道中,如何識別其中的黨派偏向呢?文章告訴學生說,常見的有這麽幾種。

第一,故意忽略的偏向(bias by omission)。在單篇甚至系列新聞報道中故意不提某一方的觀點,故意排斥對某一方不利的事實。要識別這個偏向,就要對自由派和保守派雙方的立場和觀點都有所了解,才能看出是否某一方在報道中被缺席了。

第二,消息來源的偏向(bias by selection of sources)。在報道中允許一方面的觀點有更多的消息來源。這種偏向也會采用‌‌“專家們認爲‌‌”‌‌“觀察家們認爲‌‌”和‌‌“多數人認爲‌‌”這些說法。要識別這種偏向,主要看報道中涉及的雙方是否都有同等的消息來源,對那些有名有姓的‌‌“專家‌‌”‌‌“觀察家‌‌”等等,則平時要注意他們的政治立場。

第三,事件選擇的偏向(bias by story selection)。只報道符合一方面政治立場和新聞議程的事件,回避另一方面的或對自己不利的新聞。要識別這種偏向,注意看有利于相反立場的事件是否得到相應的報道。

第四,報道安排的偏向(bias by placement)。在具體報道中,某一方面的觀點或事實被安排在重要或者不起眼的地方。要識別這個偏向,就看報道中雙方的事實和觀點是否放在同一個位置上(雖然總有先有後)。

第五,標簽化的偏向(bias by labeling)。這種偏向一般有兩種形式。一是給一方貼上有極端傾向的政治標簽,而另一方或是沒有標簽或是用詞中性。二是報道中不提某一方的黨派標簽,而是稱其爲‌‌“專家‌‌”或者‌‌“獨立的消費者群體‌‌”之類。要識別這個偏向,看報道中是否只稱一方爲‌‌“極端保守派‌‌”‌‌“極右翼‌‌”或者反過來,只稱另一方爲‌‌“極端自由派‌‌”或者‌‌“極左翼‌‌”。此外,如果報道中對‌‌“專家‌‌”或‌‌“獨立的消費者群體‌‌”之類的黨派屬性一字不提,就要當心,如果提了,可以再看他們的引述。

第六,內容闡釋的偏向(bias by spin)。這就是對新聞的內容做只對某個黨派有利的闡釋,把另一個黨派排斥在外,或者是兩個黨派受到的對待不一樣。要識別這個偏向,就看報道的語氣和評論是否和某個黨派相近或相異。但文章說,一般而言很多新聞報道都不會做這樣直截了當的政治闡釋。

以上是‌‌“媒體的偏向‌‌”一文中介紹的幾種常見的媒體立場偏見的表現形式。報紙編輯注明,這是摘自一家媒體研究中心的負責人的一本出版物。因爲是以高中生爲對象,所以雖然分類有些繁瑣,但我看內容並不太複雜,多半是一經提醒就會注意到的在常識範圍之內的認識問題。此外,這裏的媒體定義爲向受衆提供基本上是第一手材料的新聞機構(尤其是美聯社和幾家電視台),即所謂‌‌“喂料‌‌”的機構,並不包括以時事爲對象的報刊。在美國的輿論環境下,這些報刊可以有公開的鮮明的政治立場。

看完這篇文章,我對這家‌‌“學生每日新聞‌‌”報産生了興趣,上了它的網站。這是一家設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的非營利組織,網絡媒體,建于2005年,自稱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對時事政治事件的獨立思考能力,主要手段是經常對各家媒體的重大報道做一些選擇,題目包羅萬象,從斯諾登叛逃到歐洲難民危機和美國大選,提供給各地的學生,讓他們在讀了這些報道後再去思考編輯就這些報道是否有‌‌“媒體的偏向‌‌”提出的一些問題。用鼠標下滑,可以看到很多問題都附有參考答案,但更多問題的答案是‌‌“這是個人看法。答案因人而異‌‌”。這就是說,很多具體問題究竟是不是‌‌“媒體的偏向‌‌”,編輯是非常謹慎的,並不想給學生一個統一的答案,而是把問題完全開放給讀者去思考,幫助他們建立清醒獨立批判性地接受新聞報道的習慣。現實生活遠比任何概念要複雜,思考美國媒體的黨派立場偏向也不能簡單化、格式化,主要是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警醒,加深學生對社會複雜性的認識。

舉一個中國讀者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子。今年9月11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克林頓在紐約舉行的紀念‌‌“九一一‌‌”儀式上,健康出現嚴重狀況,幾乎不能行走,被攙扶著離開會場。事後,美國電視新聞重鎮之一CBS采訪她丈夫比爾·克林頓,記者特意問到希拉裏這方面的問題。克林頓說,‌‌“呃,如果那算是一個問題的話,對我和她的醫生都有點奇怪,因爲在過去很多很多年裏,當她嚴重脫水時,這個問題頻繁地(frequently)——呃,不是頻繁,而是偶爾——確實不止一次發生過。‌‌”

比爾·克林頓這裏毫無疑問是要告訴公衆,希拉裏的健康正常,就像很多人身上一些說不清楚但又沒有大礙的健康問題一樣,那天發生在她身上的情況過去一直存在,從來沒有影響她的政務。但他脫口而出又立刻收回的‌‌“頻繁地‌‌”這個詞,無疑給人留下了嚴重的擔心。但是,CBS在後來重播的電視新聞和向其他媒體提供的采訪畫面中都刪掉了包括這個詞在內的那半截話。刪節後的采訪對話竟然還很流暢,克林頓語氣和神態上一點未露痕迹,其技術手段令人稱奇。

就CBS後來的這個‌‌“潔本‌‌”采訪場面,‌‌“媒體的偏向‌‌”專門做了報道,把兩段錄像都放在網上做對比,然後說,刪掉那句話給觀衆留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有關希拉裏健康狀況的印象。投票人應該對自己可能想選擇的候選人的健康狀況有知情權。不僅如此,‌‌“(CBS網站的)一個留言說:‌‌‘CBS(其他媒體也一樣)一直在刪減對希拉裏不利的內容——但對共和黨的候選人川普,他們從未這樣做過。他們永遠不會通過任何刪節來改善共和黨候選人的形象,但卻從不放過任何對他的形象有損的機會。在總統競選中,媒體沒什麽可信度。’‌‌”

在引用了指責CBS的這段話之後,報紙的編輯給學生留下的問題是:(1)你是否同意上面的說法?解釋你的答案;(2)就這個問題,問一下你父母親的看法。把鼠標拉到網頁底端,編輯給出的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這是個人看法。答案因人而異。‌‌”(Opinion question. Answers vary.)

在我看來,CBS的刪節起碼符合這家報紙告訴學生的‌‌“媒體偏向‌‌”六大表現中的第一條,這一點恐怕自由派和民主黨也只好默認。但爲什麽編輯卻不肯下這個結論呢?筆者對這種謹慎很不解。但綜觀對整起刪節事件的詳細報道、引述和評論,編輯的判斷不但很清楚,而且也完全達到了目的。既然如此,有可能的是,作爲一家啓發學生批評性思考的網站而不是一家正式的報刊,最後結論不妨就讓學生自己去下吧。

最新評論

iBBS.ca Forum M都論坛

GMT-5, 2024-4-19 04:21 , Processed in 0.771940 second(s), 16 queries .

© 2013

返回頂部